| 【县市区动态】三门县创新“易企帮办”审批服务模式全托受理企业项目开办烦心事 |
||||
|
||||
|
今年9月起,三门县实施“易企帮办”政务服务模式,创新构建“主动发现审批诉求—按需分配帮办专员—差异定制帮办流程—量化管理帮办闭环”这一覆盖企业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帮办机制,全力推动符合产业导向的工业、农业、文旅等产业项目落地开办,实现服务范围全覆盖、信息获取全渠道、问题解决全闭环。9-10月,已办理政务事项200余项,其中零跑事项162个,减少企业跑腿100余次。 一、靠前搜集帮办诉求,以多元渠道主动对接企业 通过属地企业联络员线下提交、窗口经办员内部报告、“企呼我应”平台在线收集、“政务服务车”“营商环境前哨点”常态化走访等四类渠道,构建企业项目审批线索日常发现机制,变“企业找服务”为“服务找企业”。所有项目实行挂销号管理,定期向企业反馈办理进度,诉求办结后开展回访,收集企业满意度评价,形成“发现-对接-办理-反馈-优化”的服务闭环。9-10月,累计接收企业项目诉求与审批线索263条,整体办结率达98.2%,平均办理时长较机制建立前缩短40%。 二、贴心分配帮办专员,以专业服务全程跟踪项目 综合考虑项目帮办需求,在行政服务中心优选专业能力强、综合素养高的综合受理员组建帮办队伍,推行全流程项目帮办服务。中心对符合产业导向的工业、农业及文旅产业项目信息进行每日汇总和研判分类,第一时间明确每个项目的帮办专员。对应帮办专员须1个工作日内与项目单位进行对接,签署项目审批服务帮办申请受理表,全程帮助项目单位完成审批事项办理,实时跟踪项目办理进度,项目平均开办时长压缩50%以上。帮办服务完成后,帮办专员还需接受项目单位的满意度评价。 三、精细策划帮办流程,以专家会商攻克审批堵点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、投资规模及复杂程度等关键要素,为每个企业项目量身定制“一企一策”的专属审批流程图,明确最优路径与关键节点,实现精准服务,提升审批效率。针对项目疑难审批事项,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确定相关审批部门的业务骨干名单,建立项目帮办专家库,通过集体研究和联合会商、现场办公、专题研讨等措施,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法规衔接、部门职能交叉、职责不清、审批流程再造等问题,为精准审批提供综合技术支撑。 四、明确管理帮办时限,以量化分类缩短办理闭环 建立“易企帮办”项目动态管理库,严格执行量化时限管理,缩短项目审批“受理—反馈—办结”闭环。即对于项目帮办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,由帮办专员在1个工作日内协助解决;对于可以协调审批部门解决的一般性问题,由行政服务中心业务科室联系相关部门或根据审批专家意见,在2个工作日内协调解决;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,提交县政府统一协调,从而形成“一类事”审批范本。 |